海珠区全域旅游又有新进展。2017年5月,海珠区被列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海珠区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海珠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海珠区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也相应出台和印发。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海珠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效果。

共建城市旅游新空间,培育城市旅游新业态

发展全域旅游需有全域性的旅游景区作为支撑,海珠区以其自然资源和历史沉淀而闻名广州,这里不仅拥有广州塔、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高品质旅游资源,同时还具备发展全域旅游的各项基础和条件。

海珠区也正深入推进全域大景区建设。为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海珠区内积极列植大腹木棉、宫粉紫荆等广州特色花树,营造“一路一花带,满眼淡粉妆”的壮观景色。目前,区内建成绿地面积约1596.8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约1941.95公顷,绿化覆盖率已达到约30%。在新港东路、阅江路、会展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培育出大面积、大气势的景观视觉效果。

海珠区还积极打造滨水旅游风情线,投入使用广州塔财富码头,新增4个珠江游船码头泊位,围绕珠江前后航道打造了“42公里环岛黄金岸线”。加快堤岸绿化建设,综合建设170多公里的骑行观赏绿道。通过旧城更新等手段,提升相关历史街区品质,对区内不同地段约1.5公里长度的骑楼街进行微改造,呈现给大众用于步行观览的“慢行街”。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转型峰会”等创新发展的背景下,海珠以“旅游+”为手段,形成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区内旅游龙头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如广州塔不断巩固“游广州必游广州塔”的品牌形象,积极打造“水、陆、空”旅游产品。琶洲商圈的酒店业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2014-2018年区内酒店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全市排第一。海珠区内各种旅游新业态生机勃勃,涌现了以骑鹅旅行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和以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酒店公寓管理运营商,诸如此类的许多海珠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同时,区内还诞生了如原村宿、后海等一批风格各异的民宿,并形成了TIT、唯品同创汇、树德之光等创意产业基地。

推动商旅文融合发展也是促进全域旅游的重要一步,区内实体商业争相“踊跃”体验消费转型。保利广场确立了“影院+新零售+儿童+娱乐”的业态组合;万胜广场打造广州地铁博物馆作为其主力店;国茶荟建成中国第一家茶主题购物中心;六元素体验天地推出超大型亲子体验式主题购物中心;韩国PORORO儿童主题乐园入驻富力海珠城。无论是创意产业基地还是购物广场,许多地点正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给海珠带来不俗的人气。

优化全域旅游服务,建设海珠旅游新形象

按照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全域配套、旅游要素全域保障的要求,海珠区不断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厕所革命”覆盖全域。分批次新建或改造旅游厕所31座,升级和改造环卫公厕184座,解决男女厕位比例不协调、除臭不理想等问题,并着重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和“第三卫生间”等问题,推进人性化设施建设。

其次,海珠区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实现重点景区及A级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标识设置的全覆盖。加强同福路骑楼、江南西老城商业区等区域精细化设计,优化地面铺装与绿化。依托有轨电车,不定期策划主题文化专列,为居民提供无缝对接的绿色出行服务和精神文化活动。

海珠区还将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智慧化水平提上日程并分步付诸实践。广州首条双层巴士旅游观光专线已实现了GPS定位“移景换画面”,自动实时同步播报沿线景点简介的功能。广州创投小镇、TIT产业园的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建设等项目已投入建设。

2017年,海珠区启动了“讲好海珠故事”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现代创新手段讲述海珠独一无二的特色和魅力。推出了“海珠城市漫步游——黄埔古港古村深度徒步游”等旅游路线,推出“全域旅游海珠故事”专题系列报道,并拍摄《古港遗风》和《历史会说话》专题宣传片进行全网推送。

此外,海珠区发掘小洲村、黄埔村等岭南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启动旅游文化特色村创建。推出迎春花市、祠堂文化节、北帝诞巡游等文化传承节庆活动,系统性、持续化地构建海珠区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向国际旅游市场传递一个自信、包容、有温度的海珠形象。